项目名称:西岸人工智能峰会B馆
地点:上海市徐汇区龙腾大道
建设单位: 上海西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上海创盟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施工总承包:宏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数字建造:上海一造建筑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景观:上海溢柯园艺有限公司
建筑面积:8885㎡
设计时间:2018年4 月-2018年7月
建造时间:2018年5 月-2018年8月
主创建筑师:袁烽
设计团队:
建筑:韩力,金晋磎,林磊,黃金玉,张啸
室内:何福孜,唐静燕
结构:张准,沈俊超,黃涛,王瑞
机电:俞瑛,王勇,魏大卫
3D打印咖啡厅设计:李策,徐纯,高思捷,黃祯翔
数字建造:张雯,王徐炜,彭勇,张立名,李策,万智敏,徐纯,高思捷,黄桢翔
视频:上海西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摄影:田方方
碳纤维亭设计: Achim Menges, MoritzDörstelmann
结构工程: Jan Knippers
气候工程: Thomas Auer
在人工智能通过互联网、虚拟现实、机器智能等算法技术飞速刷新我们认知的时候,如何在100天里呈现一个可以承载人工智能技术集中展示的城市公共展览空间呢?这个呈现过程是否可以在人工智能已然到来的时代,回应我们建筑产业将如何实现观念与技术的改变呢?西岸峰会B馆位于上海中心城区徐汇滨江非常具有公共活力的滨水带旁,紧邻西岸艺术中心(A馆)、与西岸美术馆、油罐艺术公园、龙华直升机场等西岸艺术空间为邻。伴随着人工智能大会与科技产业的集聚,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成为了西岸滨江城市建设的全新话题。我们通过简练的形式,务实的建造,人机协作的巧思和全预制装配结构体系,快速实现了建筑工业化、绿色化以及智能化的具体实践,完整呈现了建筑绿色智能建造的系统化解决方案。
西岸峰会B馆共有三个主体体量,满足未来展览、峰会、论坛等功能需要。这三个主体量的扭转形成了两个三角形的绿色入口公园——有遮蔽、半开放的共享城市空间。进入这个空间,数字预制化木构拱壳顶棚带来扑面而来的温暖气息。大庭院屋顶跨度约为40m,结构厚度仅为0.5m,是全球单元材料最省的互承式钢木结构屋顶。
经过功能定位与使用状况分析,综合考虑维护与内部安全管理的需要,未来三个主要功能空间会出现不同使用场景,一个、两个或三个空间都可能出现单独使用的状况。这两个共享公园会出现两种不同的应用场景:全开放时,将门全部打开形成城市口袋公园;半开放时,则变成组织内部流线的入口空间与内部公共空间,将三个分散的体量在城市空间和界面上连成一体,同时为大规模会务的人流量和辅助功能提供缓冲和休憩空间。另外,在其中相对较大的共享花园中,我们设计了一个120㎡的半透明3d打印咖啡厅以及近50个座椅区域,形成峰会席间休息、交流以及茶歇等功能的空间,同时提升空间场所的全新个性与场所特色。
|